邮箱:385089762@qq.com
手机:15216687078
电话:152-1668-7078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金聚路388号
发布时间:2025-03-18 14:43:21 人气:
储能线缆作为连接储能系统各核心部件的关键传输介质,其标准化进程直接影响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国际和国内已形成多层次标准体系,具体如下:
一、国际标准体系
TÜV莱茵2PfG2693/03.23标准
这是全球首个针对储能系统连接电缆的专项标准,由德国TÜV莱茵于2023年11月发布。该标准根据储能系统使用环境(室内、永久户外、临时户外)划分不同测试要求:
耐候性:户外电缆需通过盐雾(SM-R)、湿热(DH-R)等测试,耐受温度范围达-40℃至120℃。
电气性能:额定电压覆盖DC1000V(ES-K-L10)和DC1500V(ES-K-P15),绝缘电阻要求≥20GΩ·km。
机械强度:抗拉强度≥12N/mm²,弯曲寿命超过20,000次(H类导体)。
该标准被三钧线缆等企业率先通过认证,成为欧洲及北美高端市场的准入依据。
区域性认证体系
认证类型 | 适用地区 | 核心要求 |
UL1424 | 美国及北美市场 | 防火等级需满足UL94V-0,耐压测试达AC3kV/1min,绝缘材料寿命评估≥25年。 |
LPCB认证 | 英国及英联邦 | 烟雾密度≤50%,火焰蔓延速度≤25mm/min,燃烧毒性气体浓度限值严于EN50399。 |
SAA认证 | 澳大利亚 | 电磁兼容需通过AS/NZS61000测试,线径公差控制在±0.05mm以内。 |
利路通等企业通过“一测双证”模式(如同时获得CGC鉴衡和TÜV莱茵认证),实现产品全球化布局。 |
二、国内标准体系
国家标准(GB/T)
GB/T44026-2024:2024年12月实施的《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技术规范》明确要求储能线缆需采用C类阻燃等级(垂直燃烧试验损毁长度≤1.5m),通信线缆需具备屏蔽抗干扰能力,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
GB/T36558-2023:规定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线缆的能量转换效率需≥83%,铅炭电池系统线缆≥78%,且需通过-25℃低温绕包试验。
团体标准(T/CASME)
T/CASME1859—2024《高柔性储能电缆》于2025年1月实施,重点提升线缆的机械性能:
导体采用6类超细镀锡铜丝(直径≤0.08mm),弯曲半径≤4倍外径。
耐油性能通过ISO1817测试(70℃×168h体积变化率≤20%)。
该标准由常州超越电缆等企业主导制定,填补了柔性电缆在移动储能场景的应用空白。
地方及行业规范
深圳地标:2024年12月发布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安全评估规范》要求储能线缆需通过热失控蔓延测试(300℃高温下24h内不引燃相邻线缆)。
电力行业标准:国网规定储能电缆需通过局部放电测试(1.5U0电压下放电量≤10pC),并采用无卤低烟材料(烟密度≤60%)。
三、国内外标准对比与选型建议
维度 | 国际标准侧重 | 国内标准侧重 |
应用场景 | 细分户外/临时场景(如2PfG2693) | 强调系统集成(如预制舱线缆规范) |
性能指标 | 高环境适应性(如UL1424盐雾测试) | 能效与安全并重(如GB/T36558效率要求) |
认证路径 | 多国差异化准入(需针对性匹配) | 统一强标+团体标准补充 |
测试方法 | 模拟极端气候(如湿热循环2000h) | 注重电网兼容性(如谐波抗扰度测试) |
企业选型建议:出口型企业需根据目标市场选择UL、LPCB等认证,并关注IEC62930等国际通用标准更新;国内项目应优先满足GB/T44026-2024等新国标,同时参与CGC鉴衡认证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技术文献
产品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