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385089762@qq.com
手机:15216687078
电话:152-1668-7078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金聚路388号
发布时间:2025-04-02 16:12:03 人气:
一、屏蔽电缆的基本结构
屏蔽电缆的结构设计以抗电磁干扰(EMI)为核心目标,其典型结构分为以下层次(按由内到外顺序):
1.导体层
材料:铜或铝材质,多股绞合以提升柔韧性和导电效率。例如,高压电缆导体截面积可达25–2500mm²,具体根据电压等级和载流量需求设计。
作用:传输电能或信号,是电缆的核心功能部分。
2.导体屏蔽层(内屏蔽层)
材料:半导电交联聚乙烯或类似材料,体积电阻率约100–1000Ω·m。
作用:消除导体表面凹凸不平导致的电场集中,防止导体与绝缘层间发生局部放电。例如,6kV及以上电缆强制要求此层。
3.绝缘层
材料:交联聚乙烯(XLPE)或橡胶,具有高绝缘电阻和耐热性(长期工作温度90℃)。
作用:隔离导体与外部环境,承受系统电压及过电压。
4.绝缘屏蔽层(外屏蔽层)
材料:与内屏蔽层类似,但需与金属护套等电位。
作用:避免绝缘层与护套间因裂纹或气隙引发放电,尤其针对弯曲或机械应力场景。
5.金属屏蔽层
材料:铜带、铜丝编织或铝箔,例如35kV电缆常采用铜带铠装。
作用:
电场屏蔽:将电磁场限制在电缆内部,减少对外干扰;
故障电流通道:短路时安全导引电流至接地系统;
电容电流通路:高压电缆运行时通过电容电流。
6.护套与外屏蔽层
材料:PVC、PE或阻燃橡胶,部分含铠装层(如镀锌钢带)。
作用:机械保护、防潮及化学腐蚀,部分设计通过双层屏蔽(如铝箔+编织网)增强抗干扰能力。
二、屏蔽电缆的特殊作用
屏蔽电缆通过多层结构协同工作,实现以下特殊功能:
1.抗电磁干扰(EMI)
原理:屏蔽层通过反射或吸收干扰电磁波,衰减能量达90%以上(例如双层屏蔽结构效果可达-100dB)。
应用场景:
工业环境(如变频器与电机连接线);
数据中心、医疗设备(防止信号失真)。
2.均匀电场分布
高压电缆:内、外屏蔽层消除导体表面尖端效应,使电场分布均匀,避免局部击穿(如110kV及以上电缆采用不可剥离屏蔽层)。
3.防止局部放电
半导电层:填充导体与绝缘层间气隙,抑制电树生长(试验显示局部放电量可控制在20pC以下)。
4.系统安全保护
短路保护:金属屏蔽层在短路时承载电流(10kV系统要求截面积≥25mm²),降低火灾风险。
接地保护:泄露电流通过屏蔽层导入大地,提升安全性。
5.信号完整性保障
双绞线+屏蔽:抑制共模干扰,适用于高速网络(如Cat6A屏蔽网线)。
三、典型屏蔽结构对比
屏蔽类型 | 材料/结构 | 优点 | 适用场景 |
编织屏蔽 | 铜丝网状编织 | 柔韧性高,抗机械磨损 | 中低频干扰(工业设备) |
铝箔屏蔽 | 铝箔包裹 | 高频干扰防护,轻量化 | 通信电缆、数据线 |
双层屏蔽 | 铝箔+铜编织 | 全频段防护(覆盖30MHz–1GHz) | 医疗、航空 |
螺旋屏蔽(French Braid) | 双螺旋铜线 | 抗挠寿命长,端接便捷 | 高频移动设备 |
四、技术参数示例
屏蔽效能:双层屏蔽结构(如铝箔+编织)在1GHz频段衰减≥70dB;
弯曲半径:最小为电缆直径的6–15倍(单芯电缆要求更高);
工作温度:交联聚乙烯绝缘层长期耐受90℃,短时可达250℃。
通过上述结构与功能的结合,屏蔽电缆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实现了高可靠性和安全性,成为电力传输、工业自动化及精密电子设备不可或缺的组件。
技术文献
产品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