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385089762@qq.com
手机:15216687078
电话:152-1668-7078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金聚路388号
发布时间:2024-12-16 11:55:30 人气:
高压电缆和通信电缆同时敷设时,需要特别注意防止电磁干扰,并确保人身安全和电缆的可靠性。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技术要求和措施:
1.电磁干扰抑制
原理与机制:高压电缆在传输电能时会产生强大的电磁场,这种电磁场会对通信电缆产生感应电压,进而引起严重的电磁干扰。干扰的程度与电缆间的距离、高压电缆的电流强度、电缆的屏蔽效果等因素有关。
具体措施:
增大间距:根据规范,高压电缆与通信电缆之间的最小净距应当大于30cm。如果间距不足,则必须采取有效的屏蔽措施。
屏蔽与接地:通信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并确保屏蔽层在两端可靠接地。此外,还可以增设专用的屏蔽导线,这些导线也应实施多重接地,以增强屏蔽效果。
电缆布局优化:采用“最大距离”和“等距离”的原则来布置电缆。例如,三相电缆应采用正三角形配置,以减少电磁干扰。
2.人身安全保障
潜在风险:在电缆地沟内,接地故障可能引发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防护措施:
接地故障电流疏导:通过增设各种导体与电缆的中性导体、屏蔽导体等并联,加强接地故障电流的分流能力,减少流入地中电流,从而降低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同电位措施:在工作区域设置接地网或铺设金属板,并将其与高压电缆屏蔽导体、中性导体、管沟墙壁钢筋、通信光缆屏蔽导体以及其他各种金属管线的接地导体互连,形成同电位,以确保人员工作的安全性。
绝缘强化:提高人员与带电部位之间的绝缘阻抗,例如使用绝缘垫、绝缘手套等,防止电流通过人体。
3.结构与材料要求
电缆沟设计:电缆沟的设计应确保结构稳固,通常采用MU10砖砌筑或C20浇筑,沟底平整并设有坡度以便排水。每隔不超过50米设置集水井。
支架与固定:电缆支架应采用热镀锌材料,安装前做好定位放线,确保横平竖直,美观整齐。支架间最小垂直净距应满足特定要求,如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为150mm,控制电缆为100mm。
4.敷设与排列规则
层次分明:不同类型和电压等级的电缆应分层敷设。高压电缆敷设在最上层,低压电缆次之,控制电缆在最下层。两侧装设电缆支架时,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应分别装在两侧支架上。
固定与保护:电缆固定用扁钢做卡子,电缆与支架之间应用橡胶垫隔开,以保护电缆。
5.特殊情况处理
长距离平行敷设:当高压电缆与通信电缆长距离平行敷设时,应特别注意间距和屏蔽措施,必要时采用多芯电力电缆,将同回路的所有相导体、中性导体及接地线容纳在同一条电缆内,以减少干扰。
多重系统接地:对于非多重系统接地的电力电缆(如一般低压、10kV及35kV电缆),只需实施其中一项措施即可完全免除干扰问题。
总之,在高压电缆和通信电缆同时敷设时,应综合考虑电磁干扰抑制、人身安全防护、合理布局和结构材料要求等方面,确保电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风险。
技术文献
产品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