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385089762@qq.com
手机:15216687078
电话:152-1668-7078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金聚路388号
发布时间:2024-12-25 13:34:45 人气:
一、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线类型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线类型取决于充电桩的种类。
交流充电桩电线类型
对于家用标准交流充电接口(如Type1、Type2接口,充电功率3.6-7.2千瓦):常见两芯或三芯电缆线。两芯电缆线一般用于单相交流充电,包含火线和零线;三芯电缆线在两芯基础上增加了地线,安全性更高,是更常用的选择,比如3×2.5mm²、3×4mm²等规格的三芯线往往被用于家庭交流电充电桩电线的配置。在国内家庭充电场景下,如果功率较小,如2-3千瓦的便携式交流充电桩,可能会使用两芯线,但考虑到安全性和通用性,三芯线是主流选择。
公共交流充电桩:其电线类型与家用类似,但可能根据具体的功率输出和布线要求选择更粗或具有特殊性能的电线。例如在一些商业停车场的交流充电桩,可能涉及较长的布线距离,会使用横截面积更大的电线以减少线路损耗,像3×10mm²的电线也可能成为选择项。
直流充电桩电线类型
快充直流充电桩(如中国市场的GB/T接口等):这些充电桩可实现较高功率充电,需要能承受大电流的多芯电缆线。通常采用四芯或五芯电缆线,除了传输电源的芯线外,还包括检测、通信等功能的芯线。例如在一个额定功率为50千瓦的直流充电桩,可能会采用5×10mm²的电缆,这其中包括了火线、零线、地线以及用于通信和信号检测的芯线,以确保在高功率充电时的安全性和充电功能的完整性。
交直流一体式充电桩电线类型:由于这种充电桩既能进行直流快充又能进行交流慢充,其电线类型综合了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的特点。既需要具备交流充电的线路设置,比如配置三芯用于交流充电部分,同时在直流充电部分又有着类似直流充电桩多芯线的设计,用于满足不同充电模式下的电流传输、信号控制与通信等要求。
二、适合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电线规格
(一)低功率家用充电桩
对于小功率的充电桩(如1.6KW左右),最低可以选择2.5平方毫米的电线,但必须使用BV导线以确保安全。不过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险起见,基本家庭都会使用4平方或6平方毫米的电线,因为这样其承载能力能够稳妥满足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比亚迪充电桩如果电线长度小于100米,一般使用6平方毫米的铜线就足以满足充电需求;当电线长度在100米-140米之间,建议使用10平方毫米的铜线;若长度超过140米,则使用16平方毫米的铜线比较合适。例如,假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功率为7KW,接入220V单相电压,该充电桩额定电流约为32A(根据功率=电压×电流,I=P/U=7000W÷220V≈32A)。如果按照每平方铜线电线可承受的载流量为6A来计算,理论上需要5.3平方左右的铜线。但从实际应用安全规则出发,铜线的荷载电流必须要大于充电桩实际的额定电流,又不能大过额定电流太多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所以7KW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使用6平方毫米的电线是比较合适的。
(二)高功率公共充电桩或快充充电桩
在公共充电桩或快充场景下,需要使用更大规格的电线。例如直流快充充电桩功率如果达到120千瓦甚至更高,当电压为380V三相电源时(假设按照常见的三相电计算方式,功率=1.732×电压×电流),电流可达到180A以上(计算得出120000W÷(1.732×380V)≈180A),可能就需要16平方毫米或者更粗的电线,如25平方毫米甚至35平方毫米的电线,才能够确保在大电流情况下电线不至于过度发热,保障充电效率和安全。
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线材质选择
(一)导体材质
铜芯电线优势
导电性能好:铜的导电性能优异,电阻率大约是铝的60%。在相同导电要求的情况下,铜线电缆的电阻更小,能够更有效地传输电流,在充电桩充电过程中能够减少电能在导线传输中的损耗,提高充电效率。例如在一个7KW的家用充电桩,如果使用铝线,相比铜线会产生更多的电阻热,会增加充电时间和降低充电效率。
抗氧化和抗磨损能力强:铜相对铝等其他金属,具有较强的抗磨损和抗氧化能力。在长期的充电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一些公共充电桩或者户外充电桩经常面临环境的考验(如湿度、温度变化等),铜芯电线的性能稳定性更好,能够保持良好的导电性能,有助于延长充电桩及其电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金属活性低:铜的金属活性低,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铝的金属活性较高,容易与周围环境中的水分、腐蚀性物质等发生反应,影响其导电性能和使用寿命。这使得铜芯电线在充电桩中的应用更加稳定可靠,不易因化学变化而导致电线性能下降。
铝芯电线的情况
虽然铝芯电线成本较低,但是其存在明显劣势。铝在传输过程中容易产生热量,增加线路负载。由于其导电率不如铜,在相同电流通过时,铝线的电压降比铜线大,根据功率损耗公式P=I²R(P为功率损耗,I为电流,R为电阻),会导致更多的电能转化为热能损耗在铝线上,降低充电效率。所以在对充电效率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应用场景下,非特殊情况铝芯电线一般不是首选。
(二)护套材质
安全性考量:护套起着保护芯线的作用,如一些具有优异耐火阻燃性能的护套材料(像万华化学推出的Wanthane®TPU充电桩线缆护套材料),在充电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能够确保充电设施和周围环境的安全。这种材料在设计时就将安全性能作为首要考量因素,同时具备防水、密封性能,保证线缆即使在潮湿环境下也能安全使用,能更好地适应充电桩可能处于的各种复杂环境条件,如露天停车场或者地下室等较为潮湿的场景。
耐用性与环保要求:新能源汽车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工具,其相关充电设备也朝着环保和耐用方向发展。护套材料如果具有长寿命设计,如采用高质量的聚氯乙烯或者新型的TPU材料,可以大大延长线缆的使用寿命,降低更换频率和维护成本。同时,像Wanthane®TPU这种在生命周期结束后可进行回收再利用的材料,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有助于推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线安装要求
(一)场地相关安装要求
电源接入条件:场地要具备接入电源的条件,如市电或自备电源等。市电接入时需要根据当地电网的情况,检测相数(单相或三相)、电压等参数是否满足充电桩的需求。如果是自备电源,例如一些偏远地区或者特殊场所使用太阳能发电系统作为充电桩的电源,要确保自备电源的发电功率、稳定性和储能设备等能够持续稳定地为充电桩提供合适的电能供应。
承载能力检查:场地应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像为充电桩设置混凝土基础,如果是在老旧建筑停车场安装充电桩,需要对地面或墙体结构(如果是壁挂式充电桩)进行承载能力评估,确保能够承受充电桩设备本身重量以及在充电过程中因电线拉扯、设备震动等可能产生的额外作用力。比如一些大型的直流快充充电桩,其设备较重且在车辆插拔充电枪时可能产生一定的牵拉力量,不牢固的基础或者承载能力差的安装面可能会导致充电桩位移甚至损坏,影响充电安全。
足够空间预留:场地需要有足够的空间用以安装和维护充电桩。这个空间既要满足充电桩设备及其附属配件(如配电箱等)的安装布局要求,保证在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能够方便地进行布线、接线等操作;还要考虑日后维护检修时,维修技术人员能够顺利地对设备内部进行检查,如在充电桩周围留出至少0.5-1米的操作空间,方便开启柜门、插拔电线插头、检测线路等维护工作。
(二)充电设备相关要求
符合国家标准及安全认证:充电桩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GB/T33594-2017规定了电动汽车充电用电缆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并且要具备相应的安全认证。这确保了充电桩在设计、生产制造和功能实现方面符合特定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兼容性要求。例如在充电接口、通信协议、电气安全等方面达到国家标准,防止出现与不同车型充电接口不匹配、充电过程中漏电、短路等安全风险。
适应多种需求
车型兼容性:能够适应不同车型的充电需求。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有多种品牌和型号,不同车型在电池容量、充电电压、充电电流等参数方面存在差异。例如特斯拉车型和比亚迪车型的充电接口标准虽然有所不同,但充电桩应能通过合适的转换或者设计兼容这些不同车型的充电需求,提供稳定安全的充电服务。
用户操作需求:满足不同用户对充电的需求,包括充电方式(如定时充电、定量充电等)、付费方式(刷卡、扫码、APP操作付费等)以及充电速度的选择(如果是交直流一体式充电桩,用户能够自由选择直流快充或者交流慢充等)。同时还可以实现自动控制(例如自动识别车辆连接状态并启动或停止充电)和远程监控(运营商可对充电桩进行远程状态监控、故障诊断等功能),以提供便捷智能的用户体验。
(三)电线电缆相关要求
符合标准和认证:电线电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具备相应的安全认证。这包括电缆的导体材料纯度、护套材料性能、线芯结构等方面都要符合规定,例如导体的电阻值要在国标规定的范围内,护套的防火、防水、耐磨等性能指标要达标。只有符合标准和认证的电线电缆才能够确保在充电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防止出现因电缆本身质量问题而引发的电气火灾、漏电等安全隐患。
截面积与电流、电压适配:电线电缆的截面积应符合充电桩的输出电流要求,并确保电缆能够承受较大的电压降。根据充电桩的功率大小,可以计算出其输出电流(如前面提到的根据功率公式计算出相应电流值),进而选择合适截面积的电线。例如一个30千瓦的直流充电桩,如果输出电压为380V,计算出电流约为46A(30000W÷380V≈79A),就需要选择足够粗(如10平方毫米或者更粗)的电线,以满足电流传输需求并且使电压降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因为如果电线截面积过小,在大电流通过时会产生较大的电压降,根据功率损耗公式,会导致电能损耗在电线电阻上,既影响充电效率也可能影响充电设备的稳定运行。
材料特性要求:电线电缆应采用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的材料。在充电过程中,特别是在高功率充电或者长时间充电时,电线会因为电流的热效应产生热量,耐高温材料(如一些特殊配方的聚氯乙烯、辐照交联聚乙烯等)能够保证电线在较高温度环境下不会轻易软化、变形或者造成绝缘层损坏。耐磨损和耐腐蚀特性则能够应对充电桩周围环境可能对电线产生的磨损和腐蚀情况,如有些充电桩位于户外可能会受到风吹日晒、酸雨等侵蚀,有这些特性的材料可以延长电线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风险。
(四)充电操作的规范要求
操作人员培训: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并熟悉充电桩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培训内容包括如何正确连接充电枪、如何在充电桩人机界面上操作(如设置充电参数、查询充电状态等)、如何识别和处理充电过程中的故障警报等。了解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避免在充电时触摸充电枪金属部分,防止触电等),只有经过充分培训的人员才能确保充电操作的正确与安全。
按照说明书操作:操作人员应按照充电桩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充电桩在操作流程、显示界面、功能设置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能够避免因误操作导致的充电中断、设备损坏或者安全事故。例如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进行充电枪与车辆充电接口的连接和插拔操作,按照推荐的充电流程设定充电时间或者充电金额等参数。
充电状态监控与异常处理:在充电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密切关注充电状态,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充电状态包括充电电流、充电电压、充电进程(已充电量百分比等)。如果发现充电电流异常波动(可能是电线连接松动、充电桩或者车辆内部电路故障等原因)或者充电过程突然停止,操作人员应及时查看是设备故障、外界干扰还是其他紧急情况(如车辆电池过热自动停止充电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者紧急处理以保障充电安全继续进行,必要时联系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深入检测和维修。
(五)安全防护相关的安装要求
安全保护装置配备:充电桩应配备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如过流保护、过压保护、短路保护等。过流保护装置能够在充电电流超过设定值(这个设定值是根据电线额定电流、充电桩和车辆充电系统最大承受电流等因素综合确定的)时自动切断电路,防止电线因为过大电流而过热甚至引发火灾;过压保护则可以避免在电网电压波动或者充电桩内部电压异常升高时,对车辆电池和充电设备本身造成损害;短路保护是在电线发生短路(可能是电线绝缘层破损、充电枪内部线路接触不良等原因)时迅速切断电路,保障设备和人员安全。
外壳防护材料要求:充电桩应采用防护等级较高的外壳材料,以防止意外触电和设备损坏。例如采用绝缘性能好、抗冲击性能强的工程塑料或者金属外壳(需要接地良好)。防护等级达到IP54或者更高是比较常见的要求(IP54表示防止灰尘进入和防护喷水,数字越高防护能力越强),这样可以抵御一定程度的外界环境干扰和负面影响,如在潮湿的地下停车场防止水汽进入充电桩内部导致电气部件受潮短路,在户外停车场防止灰尘杂物进入影响设备散热或者正常运转。
警示标识与隔离措施:在充电过程中,应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如张贴“正在充电、请勿触摸”等标识,提醒周围人员注意充电设备附近存在触电危险。同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如设置充电桩专用停车位,通过围栏或者标线进行隔离,确保其他车辆或者人员不会误碰撞到正在充电的设备或者充电枪。这既可以保障充电的安全进行,也能够保护周围人员和其他设施的安全。
技术文献
产品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