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385089762@qq.com
手机:15216687078
电话:152-1668-7078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金聚路388号
发布时间:2025-03-13 09:34:52 人气:
光伏并网系统的接线方式根据电压等级、母线结构、接入拓扑等不同维度可分为多种类型。以下是八种典型的光伏并网接线方式及其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的详细分析:
一、母线结构类接线方式
单母线接线
结构:所有光伏组件通过单一母线汇流后接入逆变器和电网。
优点:设备少、投资低、操作简单,适合小容量分布式光伏系统。
缺点:母线或隔离开关故障时需断开全部电源,可靠性较低。
适用场景:农村家庭屋顶光伏或工商业小型分布式项目。
双母线接线
结构:采用两组母线,通过联络断路器连接,光伏支路可灵活切换母线。
优点:母线检修不影响供电,运行灵活性和可靠性显著提升。
缺点:设备成本较高,操作复杂度增加。
适用场景:中大型光伏电站或对供电连续性要求高的场景。
单母线分段接线
结构:将单母线分为两段,通过分段断路器连接,实现部分冗余。
优点:分段检修时仅影响局部供电,平衡了经济性与可靠性。
缺点:分段操作需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有限。
双母线分段接线
结构:在双母线基础上进一步分段,适用于超大型光伏电站。
优点:供电冗余度极高,适合多逆变器并联场景。
缺点:设备投资和运维成本大幅增加。
二、无汇流母线类接线方式
外桥接线
结构:通过桥断路器连接两条进线电源,适合多电源并网。
优点:减少断路器数量,适合电网侧电源稳定的场景。
缺点:桥断路器故障会导致全站停电。
内桥接线
结构:桥断路器位于变压器侧,适用于变压器容量较大的系统。
优点:变压器检修时可通过桥断路器维持供电。
缺点:对变压器参数匹配要求较高。
三、接入拓扑类接线方式
放射式接入
结构:光伏系统通过独立线路直接接入配电网节点。
优点:接线清晰,故障影响范围小。
缺点:线路利用率低,适合容量集中的项目。
典型应用:10kV及以上中压并网项目。
T接式接入
结构:光伏线路通过“T”型节点接入现有电网线路。
优点:节省线路投资,适合电网线路冗余度高的区域。
缺点:需评估原有线路承载能力,可能需升级改造。
对比表格:关键参数与应用场景
接线方式电压等级可靠性经济性适用容量范围典型场景
单母线接线低压(220/380V)低高≤50kW家庭屋顶光伏
双母线接线中压(10kV)高中1MW-10MW工商业分布式电站
外桥接线中高压(10-35kV)中中10MW以上多电源并网的大型电站
放射式接入中压(10kV)高低集中式电站荒漠光伏基地
四、特殊场景接线方案
全额上网(F-1方案):光伏系统直接接入公共电网,采用三相或单相电表计量,适用于无自用需求的用户。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F-2方案):光伏发电优先供本地负载,余电并入电网,需配置双向电表和防逆流保护装置。
五、技术规范与安全要求
防孤岛保护:并网逆变器需具备快速检测孤岛功能,并在0.2秒内断开电网连接。
接地保护:防雷接地电阻≤10Ω,电气保护接地≤4Ω,金属外壳需可靠接地。
电能质量:逆变器需支持功率因数动态调节(超前0.95至滞后0.95),确保并网点功率因数≥0.95。
通过合理选择接线方式,可平衡光伏系统的经济性、可靠性和运维便利性。实际应用中需结合电网条件、容量规模和政策要求综合决策。
技术文献
产品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