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385089762@qq.com
手机:15216687078
电话:152-1668-7078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金聚路388号
发布时间:2025-04-01 15:16:48 人气:
中压电缆铜丝屏蔽截面的选择和技术要求是保障电缆安全运行的核心要素,需综合考虑短路电流容量、敷设环境及工艺参数。以下从标准规范、截面计算、工艺要求和典型应用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截面选择标准与计算依据
短路电流承载能力
铜丝屏蔽层需在系统单相接地或两相接地故障时承载短路电流而不熔断。根据DL/T401-2018标准,不同电压等级对应的最小推荐截面如下:
系统电压(kV) | 6-10 | 35 | 63 | 110 | 220 |
最小铜屏蔽截面(mm²) | 25 | 35 | 50 | 75 | 95 |
截面计算公式
疏绕铜丝截面:
例如,使用直径2.0mm铜丝疏绕50根时,截面为157mm²。
短路电流校核(IEC60949):
其中铜材料常数K=226,θ_f取250℃(导体)或205℃(屏蔽层)。
二、工艺技术要求
材料与结构
铜丝材质:软铜线(符合GB/T3953),电阻率≤17.241nΩ·m(20℃)
疏绕间隙:平均≤4mm,任意两点≤8mm,需反向绕包铜带(厚度≥0.1mm)扎紧
缓冲层设计:专利技术(如CN201266509Y)要求在绝缘屏蔽层与铜丝间增设半导电缓冲层,缓解热膨胀差异导致的铜丝嵌入。
关键工艺参数
参数 | 标准要求 | 工艺影响 |
疏绕节距 | 铜丝直径14-18倍 | 节距过小增加弯曲应力,过大降低屏蔽密度 |
扎紧铜带搭盖率 | ≥15%(标称值) | 搭盖不足会导致屏蔽层松散 |
表面处理 | 铜丝无毛刺,铜带接头电焊 | 防止损伤绝缘层 |
三、典型缺陷与改进措施
缺陷类型 | 成因 | 解决方案 |
间隙不均 | 张力波动或铜丝直径偏差 | 采用伺服电机闭环控制张力 |
铜带翘边 | 绕包角度偏差 | 增加在线搭盖率检测 |
热膨胀嵌入 | 铜与塑料膨胀系数差异 | 添加半导电缓冲层或使用弹性铜合金 |
四、应用场景对比
土壤直埋:16mm²截面可满足单芯电缆需求,但需校核土壤热阻系数。
桥梁隧道:强制要求≥25mm²,且采用无卤低烟阻燃型铜丝屏蔽。
核电设施:1E级电缆需通过85Mrad辐照剂量测试,铜丝屏蔽结合铠装结构提升抗辐射性能。
结论
铜丝屏蔽截面的选择需以短路电流容量为核心,结合敷设环境动态调整。工艺上需重点关注疏绕均匀性与热机械稳定性,通过半导电缓冲层等创新设计提升长期可靠性。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推荐采用35mm²及以上截面铜丝屏蔽,以满足高密度输电需求。
技术文献
产品知识